首页 > 教学天地 > 正文

马甸初级中学教育现代化理念材料2008-2010年
2015-12-19 17:05:37   来源:   点击:

  在学校办学硬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学校与时俱进,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办学理念,用智慧构建和谐校园,用质量提升办学形象。多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斐然,学校在泰兴市初中教育质量评估中成绩名列前茅。近年来先后创建成了泰兴市优秀家长学校、泰兴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泰兴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泰兴市艺术教育合格学校、泰兴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泰兴市德育先进学校、泰兴市绿色学校、泰兴市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等。
  一、明确办学方向和目标,规范办学行为,积极营造和谐发展、团结向上的浓郁校园氛围
  1.用明确的目标引领和谐教育发展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实境况下如何提升办学形象,这是一个常萦绕在每个马甸初级中学教师脑海中的迫切课题。面对实际,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团结一致,率先垂范,认真学习,走访先进学校,剖析自我,认清形势,及时调整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团结合作、共同提高”的办学理念和“力争把学校 办成教育理念先进、管理严格规范、校园文化浓郁,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教师真诚快乐地奉献,社会家庭满意的农村现代化品牌初中”的办学目标。一方面尽力争取市教育局和地方党委、政府的指导关心和扶持,争取更多的投入,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不等不靠练内功,抓好质量求发展。开源节流,把有限有资金用到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上,用到激励和调动教师积极性上。
  2.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教育氛围
  在工作中,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校行政工作畅通高效。制订了《马甸初级中学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方案》,建立了《马甸初级中学行政人员工作责任区和联系点制度》,出台了《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工作的若干要求与考核》。这些制度的建立、实施、监督和考核增强了全体班子成员的“守土有责”、“爱校如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精力集中抓好各层面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重大事项经过教代会民主讨论、表决决定;重要事项经行政、支部例会讨论决定。学校广开言路,通过家校路路通、信箱、电话、问卷等途径,听取师生、家长和社会的建议和意见。实施校务公开,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开展家长评议教师、评议学校活动,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教师岗位目标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教学质量和教科研考核奖惩制,努力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教,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学校制定了《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严格执行《江苏省中学学籍管理规定》,健全各类手续,转入、转出、休学,复学制度健全,手续齐备,档案完整。每学期初,教导处组织统计学生学额,做好各类台帐(电子学籍)资料,并报教育局基教科备案。档案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整理、保管运用好各类资料。后勤工作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及完善的后勤服务制度,各类物品采购、保管制度健全,定期检查、清点。学校财产分类造册,帐物相符、专人管理,专人负责。
  3.用规范的办学行为传播和谐教育的理念
  认真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严格执行省市素质教育十项基本要求和规定和《泰州市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项规定》。每个教师均与校长室签订了《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遵守师德规范、确保学校安全教育承诺书》。学校各年级不分快慢班、重点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禁教师进行有偿家教。严格执行“一费制”,实行收、支两条线。按照市物价局、教育局下达的收费标准收取费用。收费标准、结算清单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做好代办费、代收性服务费的收交结算工作,收交退款情况列出清单,告知家长,并交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时发动全体师生捐款建立帮困基金解决困难学生的就学和日常生活。学生学籍管理严格,入学率、巩固率历年达100%。另外,学校还按照相关规定积极主动接纳民工子女入学借读,在我校的施教范围内虽有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即阳光学校,但我校仍然按规定接受若干名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坚决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天不超过7小时,学生每天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认真、全面执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节假日不组织补课、复习;学校严格按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选用和订购教材,并且制订严格的管理审核制度;学校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学校严格审核试卷命题,对考试成绩不排名,保证施教区内学生全部免试入学。还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强化培训和引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向上的教师队伍
  1.用模范的意识和民主的管理带动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建设,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领导班子建设。因此我们首先按德才兼备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都比较合理。班子的每个成员都能在教学第一线上课,带头上好公开课,积极参与教改,在校内真正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其次是健全管理机构,确保行政管理链有序高效运行。
  学校领导班子在加强管理中,坚持刚性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和谐统一,改变单靠“硬性”的行政指令要求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做法,在合理合法、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各种任务、要求和教师的感情、利益、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以公平的原则创造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激励和分配机制,如合理的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方案、教改方案、教育质量奖励方案等。围绕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如评优评先、职称晋升、财务收支等,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健全和落实教代会、校务公开制度,给予教师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从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在校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学校抓队伍素质,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用真诚的奉献和高度的责任铸造师魂
  提高教师素质,首先应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使每个教师能依法执教、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抓思想教育,通过每周例会,组织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法规政策,学习师德规范,增加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抓师德考核,我们把原来每学期一考核的师德考核制度改为每周检查、每月考核制,讲究考核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即时性。坚持原则不放松,告诫每位教师远离“黄、赌、毒”,讲究“真、善、美”。三是抓典型引路,结合各级各类先进评比,在全体教师中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争先竞赛,组织教师听取师德标兵报告,观看先进教师事迹介绍录像片,激发教师争先创优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教师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宗旨,用爱去实施素质教育,用理想的教育去塑造学生。
  3.用和谐激励的措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妙桥中学市级骨干教师培养规划》,并认真实施。做到帮扶与督促、要求与奖励相结合,促进了学校向研究型发展。工作中用辨证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承认教师客观的差异,公平调控差异,为每个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支持教师的学历进行和业务培训,给老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一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与研究。学校围绕新课程改革,立足本校,抓好校本培训工作,以教学研究和教学科研来提高全体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抓好新课程理念培训。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新课程理念下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撰写教学案例,学会教学反思等展开;二是抓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件制作、网络运用、课程整合等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有多名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竞赛中获奖;三是抓好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承办片级以上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开拓教育视野,展示学习提高的舞台。学校要求教研组活动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指导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教师走上了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对大经费的投入力度,为学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重新布置了教师阅览室,
  每年订购了90多种教育科研书刊杂志供教师阅读学习;学校为教师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每个办公室配备两台电脑,方便教师通过网络查寻资源、搜集信息,开展网络教研;学校还不断加大教科研成果奖励力度,对教师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加大对教师培训进修和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的经费投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三是积极推动“名师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全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最近几年来,学校分配师范刚毕业的新教师有5名,为促进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教导处落实“师徒结对”制度,帮助她尽早适应教学工作。师徒签订了结对合同,师傅能积极主动地毫无保留地帮助徒弟把握大纲、吃透教材,耐心指导徒弟备课、授课、批阅作业和课外辅导,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徒弟则虚心向师傅请教,积极完成师傅交给的教学教研工作,认真上好汇报课。使新教师业务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三、强化对新课改的领导,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任何一支撑点、接合处都来不得半点松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用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理念来实施新课程
  根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典型引路、示范引导”的工作原则,奏好“课前培训,转变教育观念;课堂实践,转变教学行为;课后反思,寻求实践的合理性”的新课程实施三部曲。一是加强新课程培训的制度化、经常化、多样化建设。保证培训内容、时间、人员三落实,做到市级校级相结合,专家讲授和本校老师谈反思体会相结合,使培训有针对性,避免了空洞,增强了实践的可操作性。二是坚持抓
  好课堂教学常规检查、观摩教学、示范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学校出台了《马甸初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课堂教学侧重建立师生平等对话,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建立课后反思研究制度。要求每个老师每月写好一篇教育随笔、一篇教学反思、一篇教育文摘,班主任还要写好一篇心灵对话。学校定期汇编成册印发相互借鉴学习,从中寻求实践的合理性。实践证明,反思既是行动研究循环的结束,同时也是一个新的过程的开始。正是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定,到采取实行,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提升着,教学质量在提高着。
  2.用目标管理强化争先意识,全面提高质量
  今天的质量明天的发展。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没有质量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所以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时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每学期初,每个教师均与校长签订《妙桥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目标责任书》,所有年级、班级和各学科根据学校工作目标制订出相应工作目标。学校建立了教育教学质量监察领导小组,由校长室、教导处、德育处、年级组、教研组、教育工会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每学期对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实行全程监控,通过“查、看、听、问、测”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帮扶解决,有效遏制阶段性学科滑坡或整体滑坡现象的产生;建立了师德师风、教学“七认真”每月考核制度和学年教育质量考核奖励制度,强化了教师的过程意识和质量意识;以课堂教改为切入点,加强备课组建设,以“创研究型集体,做反思型教师”为教科研发展目标,把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内化为具体实在的教学行为。近几年学校各项教育质量考核指标在泰兴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走在先进行列。
  3、用教科研的实践和反思引领新课程
  没有科研的教育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实践,更难取得较好的效果或有价值可借鉴推广的经验。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导,我校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科研,成立一支由教科室牵头,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科研队伍。修订了《马甸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制度》和《教科研奖励条例》,督促每位教师自觉地投身到课改的热潮之中。本年度我们要求每个教研组有一个校级课题,每位行政人员参与一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每位校长亲自带头主持一个泰兴市级以上课题研究。目前有泰州市级十一.五规划滚动课题2个,泰兴市市级课题3个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使很多教师自觉地钻研现代教育理论,在实践中创新,在反思中提高。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的尝试有:一、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确定课题研究,课题不求大,但求实,但求可操作。组内合作,共同研究,力求避免实验工作匆匆的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变本加厉走回头路加重学生负担,使教改才出“火坑”又入“泥潭”。二、坚持“学、做、思”三结合,形成联动体。“学”,学理论,学方法,学他人之长处;“做”,力求把每堂课都作为研究课,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思”,就是要不断总结,不断深化提高。近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87篇,市级以上6篇,市级以上获奖论文68篇。有4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4.用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校本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评价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根据新课程方案“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探索中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多种方式,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评价。
  (1)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根据新课程结构特点和学科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灵活选择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考试命题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做到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客观题与主观题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2)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作为校本评价的重要方式。成长记录档案根据新课程目标和育人目标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学生的表现通过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以及在课堂回答问题的频率、思维品质、在小组中的合作意识、探究行为、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记录,为过程评价提供依据。
  四、强化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品位,师生共建和谐平安校园
  1.用过硬的德育队伍来推动和创新德育工作
  在教育观念转变中,最难转变的是教师是否具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服务意识。如果缺乏了这一大前提,任何的教育教学的活动就缺乏了真谛,失去了它应有光彩。因此建立好一支优秀的高素质队伍必须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在科研中成才。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扎实抓好德育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体会是:一是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必须成为德育的核心力量,每个人都能在学校德育工作、联系社会家庭、处理德育疑难问题方面成为行家里手,独挡一面。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挑选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实行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布置工作,研讨方法,提高工作实效。积极开展德育研究,班主任每年完成德育论文一篇,并进行交流总结。落实德育措施。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德育资料记录与研究、班级建设与学生管理十多项具体内容。德育处不定期抽查各班的纪律、卫生和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及时处理不良现象。三是建立全员育人工程。要求每个教师有“不管是你班的还是我班的,都是我们的学生”、“不管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一样有责任教育”的齐抓共管意识,要有“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一样都是祖国的下一代”公平教育观念和行动。要求教辅人员结合岗位特点,做好服务育人工作。四是引导家长为子女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并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学校通过各种途经使他们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上来,一起前行。
  2.用丰富明确的德育活动来感化学生
  在工作中我校紧扣一条主线,坚持三个“常抓”取得了良好效果。紧扣一条主线是:紧扣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线展开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坚持三个“常抓”是:一是常抓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二是常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安全教育。三是常抓特殊学生帮教教育,用丰富的典型案例来感化学生。
  我们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安全劳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基地教育活动等作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分解细化。通过分解细化,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认识到位,措施扎实,德育实效明显。近几年来,学生思想品德考核合格率达、师生遵纪守法率均为100%。
  3.用绿色和谐的校园环境熏陶学生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一是在学校改建的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校园内教学、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配置,调整了绿化和体育运动场地的面积,在新楼建筑设计、绿化景点的布置和运动场地的分布上充分体现出了现代化绿色和谐校园的风采,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和宽敞的场地。我们开展了校徽、楼名、路名的征集活动,使校园的每个建筑每条路都洋溢着温馨整体的和谐文化。博才楼的阅读、现代信息技术和艺术文化布置,格志楼的科学探究布置,天骄楼的环保文化布置,宏毅楼的传统美德布置,得英楼的师德修养和民族精神布置,升旗台的爱国主义布置,和谐广场,和景园,办学理念影墙等,无不散发着育人的气息,给人一种明丽、一种振奋、一种文明的熏陶。
  4.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和谐阳光体育活动
  学校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互助精神。以大课间和文体活动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5.用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生活培养锻炼学生的才能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首先营造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使校园处处见德育。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我们每年都要开展法制教育周、安全日、敬老日、文化艺术周、科普宣传周、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校园文艺会演等活动,锻炼了学生才干,陶冶了学生情操,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开展“和谐学生标兵”评比活动来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开展了“和谐校园”、“爱我教室”等各类征文评比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关注校园、爱护花卉树木、爱护公物、洁美校园的意识。每学年组织“手拉手、奉献爱心”的帮困募捐活动,弘扬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办好宣传墙报、橱窗、黑板报和广播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贴近校园生活,注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做到了内容落实、人员落实,检查评比工作到位。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和谐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通过读名著、听名曲、唱名歌、背名诗、看名片为主要内容的“五名工程”,展现了和谐校园中师生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激发了广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与动力。各项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了学生自身全面素质、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底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个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书香校园。
  6.用综合实践活动来开发学生智力
  首先是保证综合实践课程开足上好,配备好专任教师,建立好微机房、劳技、科技和围棋等专用教室,把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和学生活动成果纳入教师和特长学生考核中。其次积极开展了阅览写作、科普科技活动、艺术欣赏、棋类活动、文艺表演、书法提高、手工制作.、体育自选活动等课外特长兴趣活动。学生参加活动踊跃,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参加的科技、文艺、体育和学科竞赛中,有24人获省级奖,11人获大市级奖,108人获市级奖。
  五、强化家校合作教育研究,建立新型的学校、家庭教育的和谐合作关系
  协调好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教育“目标一致、功能互补、配合密切”,是构建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校着力在家校协作教育上下功夫,依托科研引路,打造家校合作教育特色。
  1.用课题研究作为依托,形成家校和谐合作教育的氛围
  2002年,学校申报了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个私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家庭学习环境状况的调查研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地处农村个私经济发达的妙桥地区,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的发展往往跟不上财富的积累,这对在校初中学生的成长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很多家长忙于开办个私企业,生活缺少规律,导致不少子女,几天甚至几个礼拜都难见父母一面。造成一部分学生缺少情感交流,对父母的教育既会产生无动于衷的现象,更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父母方面也往往会因此而过分娇纵子女,使对子女的爱偏离正常轨道,养成了子女任性、虚伪和不诚实、为所欲为的习惯,甚至有些学生以要挟父母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金钱、物质的欲望和虚荣心理。而大多数家长对此却全然不了解,有些即使了解也无可奈何,而听之任之。同时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一心扑在挣钱上,忽视对子女的成才教育,也往往易使子女以父母为“榜样”而产生“有钱就有一切”、“知识无用”、“没文化也能挣大钱”的认识,导致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大批来自我国不同省份的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学校外地学生数量不断增长。这些新问题的产生,增加了学校教育的难度。如何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探索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家校合作新路,成为妙桥中学领导班子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并开展活动。家长委员会由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具有较好的家教水平并愿意为家校协作教育奉献力量的家长组成,事实证明,作为家校协作教育的重要枢纽的家长委员会,对发挥家校共育的功能、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重大举措献计献策有着重要作用。二是家长学校很快走上了正轨,学校也切实制定家长学校章程,并诚聘妙桥派出所副所长、妙桥关工委负责人、妙桥司法办的同志等担任家长学校的教师,同时制订了教学计划,确保每次授课均发
  邀请书,每次授课都认真备课,每年评选出优秀学员予以表彰,家长学校已经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006年,学校又申报了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家校协作教育模式的研究》。循序渐进,对家校协作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
  2.用行动作为引导,积极有效有序地推进家校协作教育
  在家校协作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相信彷徨等待,我们相信“只要行动,就有可能”,为此,学校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建立年级制。根据初中学生实际情况设立了初一、初二和初三三个教学班,由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承担家长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班务管理。家长学校采用的主要教材是由学校自编的《妙桥中学家长学校读本》。教学模式以面授为主,自学、函授为辅。每一届家长学员均要完成相关专题的学习,每一学期召开两次专题学习会。家长除参加学习外,还要参与每学年一次的学生行为考核评价活动。同时,每学年评选优秀家长。
  二是编制《家长学校报》报纸,每学期三到五期。《家长学校报》由学校德育领导小组主编,内容有教育信息、学校信息、家长学校信息、优秀家长经验谈、心理健康教育等,登载教师学生、家长的文章。《家长学校报》发至每个学生家庭,提高育人成效。
  三是学校积极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学校行政对重点对象进行必要的家访。班主任每学期对学生家访不得少于1/4,其他教师也要配合班主任,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对所在班级3─5名学生进行必要的家访,班级要建立家访和家长来访及家长会记录本,对家访的人员、目的、效果认真记载,每学期末根据记录情况和抽查来认定班主任家访工作。通过家访、家校路路通短信,使信息互通,增进家校教育的合力。
  此外,学校还每学年定期召开学生、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联席会议、青少年法制教育专题座谈会、外来务工人员家长座谈会等,以灵活多样的活动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学期,学校都要和家长签订《家校共管责任书》,明确家庭和学校双方在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督促家长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
  经过3年多来的摸索和研究,家长和社会逐渐认同了妙桥中学的做法,家长和学校之间逐步形成了信任、合作和谐的关系,家校协作教育已初见成效。近年来,学生遵纪守法率始终保持在100%,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张家港市文明单位,学校被评为首批苏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肯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深知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全体教职工将以创建为契机,认真听取苏州市教育现代化评估专家组的建议,认真总结反思加倍努力工作,在研究中实践创新,在反思中开拓提高,扎扎扎实实地打造教师队伍,进一步用智慧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和谐的校园文化,进一步用质量提升学校形象,创出农村初中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真正成为和谐、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品牌初中。
Copyright(c) 2015 泰兴市马甸初级中学 主办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马甸中兴村 联系电话:0523-87531515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技术支持:泰兴市星火信息技术中心